读书人

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的基础与必要

发布时间: 2011-07-01 11:20:06 作者: cnedit

编辑推荐:

安格利亚鲁金斯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对外经济领域提出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为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弥补资源不足、扩大发展空间、提高附加价值的要求,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增长方式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为此,应当对在外经贸领域实施多年且行之有效的以质取胜战略进行认真总结,按照新时期的客观要求,以实施出口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为依托,推动以质取胜战略的深化与升级。这是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基础与必要条件。

  一、以质取胜战略的实施与演进

  以质取胜战略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提出并实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之一。但其从酝酿到提出却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数十年的历程,而且内涵也在不断延展,战略的重点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取得了重大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经贸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出口平均增长率为15%,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生产的年增长率8.7%。出口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1978年为4.7%,到1990年已经达到4.3%。与此同时,我国外经贸领域取得的进步不仅表现在量上的迅速增长,更表现在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和附加价值的提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为资源密集型或是没有统一质量标准的土特产品,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主要出口产品逐渐转向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这包括纺织品、类和玩具类产品等;而到1995年,机电产品超过纺织品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创汇产品,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有了进一步优化。

  在80年代对外贸易发展中,最为显著的是贸易方式的重大变化:一般贸易份额急剧下降,从1982年的90%以上下降到1993年不到50%的比例;而加工贸易所占份额急剧上升,从1982年不到10%的比例增长到1993年的近50%,且超过一般贸易出口,形成了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

  但是,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也因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为出口量增价跌,效益递减;出口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体制性矛盾制约出口商品质量提高与结构优化等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与问题,1991年根据国务院提出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的活动,外经贸部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从进出口贸易的长远发展考虑,提出制定和实施以质取胜战略。这一战略在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正式加以确认,从而成为外经贸领域的一项全国性战略。

  以质取胜战略的核心内涵是:通过完善立法、打击制售伪劣产品、扶持优质产品、进行质量监督、营造重质量守信用的氛围、推行国际标准,达到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争创出口商品国际名牌的目标。同时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是随着对外贸易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升级和演化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来说,在以质取胜战略提出的初期,主要侧重于规范出口行业秩序,打假、扶优,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方面;在出口商品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后,以质取胜战略的侧重点则转移到推行国际标准、质量认证、提高出口产品附加价值方面,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成功实现从农副土特产品到轻纺产品,并从轻纺产品为主再升级到机电产品出口为主的格局后,我国以质取胜战略则升级到强调出口商品名牌建设工作上,名牌战略是以质取胜战略的高级阶段,它是我国出口商品在完成质量和结构的优化后,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获取最大程度的国际贸易利益的必经阶段。

  在推进以质取胜战略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带有战略性的举措,包括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建立和完善质量方面的立法;重合同、守信用的诚信制度与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扶持优质产品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推广采用国际标准;争创中国出口商品名牌;强化进出口产品的质量监督等。

 


读书人网 >辅导资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