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折旧
1、影响折旧的因素
①、折旧基数;②、净残值;③、年限;④、折旧方法
2、不提折旧的两种情况(折旧的范围扩大了),其它情况都要提!!
①、己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①、年限平均法
②、工作量法
③、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数总和
******注意:在一个折旧年度内(不是会计年度,区分),每个月的折旧额是相等的,=年折旧额/12个月
④、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因此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应当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注意: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报表附注中说明。
4、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
制造费用 (生产车间)
其它业务支出 (出租业务)
贷:累计折旧
5、应当按月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补提折旧。
6、对于折旧方法改变,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年限改变,要区分两种情况:首次执行会计制度,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其它期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核算。(2004新修订)
如果该固定资产是生产设备,由于折旧金额通过制造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其是否影响当期净利润应区分:生产出的产品是否实现对外销售
7、企业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企业为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时,处于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资产,因已转入在建工程,因此不计提折旧
8、重申:企业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不含更新改造和因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取得旧的固定资产,不再确认累计折旧,按确认的入账价值直接借记固定资产原值,并在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
四、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对比以前:条件真苛刻!)
1、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如果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不可能使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估计,发生时就费用化(不计入长期等摊费用了!!)
固定资产大修理:因为属于费用化的后续支出,所以不再在两次大修理间隔期内,采取预提或待摊的办法。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
2、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①、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②、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实质性??怎么界定?没法掌握,不考)
③、使生产成本实质性降低
如果可能使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估计,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增计金额不应起过固定资产价值的可收回金额。(不一定是全额计入了!!)
******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不再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而是单设 “1503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限内,采用合理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装修费用:也参照上述方法处理。
分录需要做三步: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改扩建支出)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