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层次扁平化趋势表现在( )。
A.渠道层级减少
B.渠道直营化
C.渠道缩短
D.渠道宽度大大增加
E.渠道短宽化
2、质量策划包括( )。
A.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B.产品实现策划
C.产品生产过程策划
D.产品流通策划
E.过程运行策划
3、顾客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要求往往需要证实,以使顾客具有足够的信任。证实的方法包括( )。
A.第三方的合格声明
B.提供形成文件的基本证据
C.提供由其他顾客认定的证据
D.顾客亲自审核
E.由供方进行审核
4、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实地考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采取应急对策和调整措施
B.督促目标的实施,加强考核检查
C.根据为实现目标而建立的规范和规章制度,对其执行情况的考核
D.协调各级目标的上下左右关系,以保持一致性
E.对部门方针目标管理的重视和实施程度作出评价,提出整改建议
5、有关预防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质量策划费用是指有关部门或人员用于策划所需时间的费用支出
B.顾客调查费用是为了掌握顾客的需求所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和分析所花费的费用
C.质量培训费包括指导员工达到标准熟练程度的训练费
D.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是指用于整个质量体系的设计和管理费用,以及辅助费用
E.供应商评价费用是指为实施供应链管理而对供方进行的评价活动费
参考答案:
第1题
试题答案:ACD
试题解析:扁平化趋势表现在:渠道层级减少,渠道缩短,而渠道宽度大大增加。扁平化销售渠道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渠道直营化;二是渠道短宽化。
第2题
试题答案:ABE
第3题
试题答案:BCD
试题解析:A项应改为供方的合格声明,E项应改为由第三方进行审核。除此之外,证实的方法还包括提供经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据(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或名录)。
第4题
试题答案:ABDE
第5题
试题答案:ABDE
试题解析:质量培训费以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费用不包括指导员工达到标准熟练程度的训练费,而是用于改进和提高质量水平所花费的相关费用。
1、作业层的信息系统通常有( )特点。
A.重复性
B.可预见性
C.历史性
D.详细性
E.可比性
2、为了对质量信息进行管理,组织应当( )。
A.识别信息需求
B.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
C.将信息转换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
D.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E.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
3、强制性标准内容的范围包括( )。
A.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
B.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C.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环境质量要求
D.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
E.企业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
4、供应商选择评价与供应商业绩评定的区别在于( )。
A.选择评价的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评定的目的在于对供应商满足企业要求的结果进行评定,及时肯定优秀供应商,鞭策合格供应商,淘汰不合格供应商
B.评价时企业对供应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较多,依据的是一些直接信息;评定时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较少,依据的是间接信息
C.评价的重点在于考察供应商的规模实力、质量管理体系、设备先进程度、供应商的顾客反馈、原材料来源、样品的质量水平;评定的重点是综合评价供应商的产品及其服务质量、供货及时率、订货满足率等方面
D.评价主要用于推断供应商来满足企业需要的能力,而评定则是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业绩分级
E.供应商选择评价与供应商业绩评定没有区别
5、按接受产品的顺序情况,顾客可分为( )。
A.内部顾客
B.外部顾客
C.目标顾客
D.潜在顾客
E.过去顾客
参考答案:
第1题
试题答案:ABCD
试题解析:除此之外,还有来源内部化,形式结构化(表式)及高精确度。
第2题
试题答案:ABCE
试题解析:为了对质量信息进行管理,组织应当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3题
试题答案:ABCD
试题解析:除此之外还有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电磁兼容等技术要求;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其他要求;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
第4题
试题答案:ACD
第5题
试题答案:CDE
1、过程的组成环节不包括( )。
A.输入
B.输出
C.转化
D.实施活动
2、从管理职能的作用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计划是手段
B.组织是前提
C.控制是保证
D.领导是关键
3、方针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实现企业经营目的、落实经营决策的根本途径
B.是调动职工参加管理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C.是企业为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
D.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
4、企业方针目标的确定大致经过的环节不包括( )。
A.要调查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分析面临的发展机会和威胁
B.要研究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
C.要分析企业现状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
D.要研究确定实现经营方针目标的可行性方案
5、其他预防费用不包括( )。
A.质量及可靠性组织机构的行政管理费用
B.经营管理人员及行政办公室人员的工资及差旅费
C.零缺陷计划预防性措施费用
D.厂房设备维护等预防性措施费用
第1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成。
第2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职能的作用看,计划是前提,组织是保证、领导是关键、控制是手段。
第3题
试题答案:C
第4题
试题答案:B
第5题
试题答案:B
1、关于质量教育培训范围的有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最高管理者的培训是要使他们了解质量对提高组织效益的重要意义,了解最高管理者在质量领域负有的责任
B.对管理岗位员工和其他关键岗位员工的培训主要是如何通过身体力行的领导提高效益和效率
C.对特殊职能部门人员的培训主要是明确各职能部门质量保证的影响因素和所需技能
D.广泛的员工培训主要是为了建立对质量重要意义的认识,掌握质量的基本常识
2、( )是制定标准对象的基本属性。
A.重复性事物
B.客观性事物
C.新事物
D.相似事物
3、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中书写错误的是( )。
A.国际牙科联合会(FDI)
B.国际排灌研究委员会(ICID)
C.国际制酪业联合会(IDDF)
D.国际毛纺组织(IWTO)
4、在互利共赢的关系原则下( )已成为企业质量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A.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B.加强对供应商的选择
C.加强企业的服务
D.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5、( )主要是指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是评价供应商业绩的最重要指标。
A.订货满足率
B.供货及时率
C.供应商的产品及服务
D.供应商的顾客反馈
第1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对管理岗位员工和其他关键岗位员工的培训主要是建立对质量的共同理解,分享质量的经验教训,旨在启动质量改进和通过质量领域内的工作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活动。
第2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正如标准的定义中所描述的,标准是“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征的文件”。因此,我们说标准制定的对象的基本属性是重复性事物。
第3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国际制酪业联合会(IDF)。
第4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质量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第5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供应商产品及服务是评价供应商业绩的最重要指标,除此还有供货及时率和订货满足率。
1、测量过程的特性主要包括( )。
A.最大允许误差
B.测量不确定度
C.稳定性、重复性、再现性
D.测量精密度
E.测量准确度
2、测量过程的一些重要特性,不仅取决于测量设备本身,也取决于( )的影响。为此,在选择测量设备时,关键的一点是将整个测量过程作为总体来考虑。
A.环境条件
B.测量程序
C.观测者的经验
D.观测者的技能
E.测量方法
3、被测量是标称值为100g的标准砝码质量ms,以下( )可以作为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表达的测量结果。
A.ms=100.0215g,u(ms)=0.7mg(k=2)
B.ms=100.02147g,u(ms)=0.35mg
C.ms=100.02147(35)g,括号中的数是u(ms)的数值,与所说明结果的最后两位数字相应
D.ms=100.02147(0.00035)g,括号中的数是u(ms)的数值,用所说明结果的单位表示
E.ms=(100.0215±0.0007)g,其中±后的数是扩展不确定度u(ms),k=2
4、属于显示式测量仪器的有( )。
A.千分尺、电流表、转速计
B.功率表、频率计
C.电位差计、测量电桥
D.电子轨道衡、家庭用电能表
E.温度计、密度计
5、按照有关规定,( )属于我国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
A.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C.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
D.企、事业内部结算的测量仪器
第1题
试题答案:ABC
第2题
试题答案:ABCD
第3题
试题答案:BCD
试题解析:AE是用扩展不确定度表示的测量结果。
第4题
试题答案:ABE
试题解析:C项中的电位差计和测量电桥都属于比较式测量仪器;D项中的电子轨道衡是累积式测量仪器,家庭用电能表属于积分式测量仪器。
第5题
试题答案:ABC
编辑推荐
2013年土地估价师查漏补缺:《土地管理基础法规》检测题汇总
欢迎光临该注册质量工程师频道:http://www.reader8.com/exam/zlgc/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