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监会在非寿险精算制度监管培训会议上提出,要在适当的时机在财产保险行业施行总精算师制度,再次强调了精算是保险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技术。针对目前我国精算师行业的现状,记者采访了友邦保险中国区首席市场官包虹剑。包虹剑认为,市场上对精算师的需求是广泛的,不只在保险和咨询行业,随着“投行”的兴起,在投资、证券及IT等领域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记者:有媒体报道,我国目前需要5000名精算师,但现在只有不到500人,人才十分紧缺。作为精算师,您了解的行业情况是否如此?是否需要这么多的精算师?
包虹剑:企业中的“精算师”其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他们一部分人持有精算资质认证并从事相关精算工作,还有一部分是有相关精算工作经验、无精算资质认证却从事相关精算工作的人。
据中国精算师协会网站显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中国共有精算师198人(其中非寿险方向22人)、准精算师1281人(其中非寿险方向104人)。
改革开放后,保险业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保险公司从最初的几家猛增到目前的百余家,相应地,对专业、合格精算师的需求也急速增加。这不仅有保险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也是监管要求和水平不断提升的结果。当然,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繁荣期,对于各个核心、管理岗位的专业人才需求都非常旺盛。而企业对于精算师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和多元化,一个好的精算师不仅要有精算资质,更要具备商业头脑、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很强的责任心。
虽然目前中国精算师大多集中于保险和咨询行业,但在证券、基金及社保等领域也能见到少量精算师的身影,相信随着中国经济金融步伐的不断迈进,对专业金融人才尤其是专业精算师的需求一定会进一步加大。
记者:现今高校培养精算师的情况是怎样的?对于精算教育你有什么看法?
包虹剑:1994年后,不少大学纷纷引进精算教育,目前已有8个北美寿险精算师考试中心、2个英国精算师考试中心、2个日本精算师考试中心,同时我国也于1999年开展了精算师的认证工作。精算教育在许多大学都有专业课程与方向的建设,但有关学术团体的组织建设,还远未能步入正规化的运作阶段,这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社会需求是不相匹配的。